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減鹽風 正從美國開始吹起
文/全聯會記者李彩蓮
紐約市長彭博宣布一項名為「全美減鹽行動」的全新計畫,打算在五年內將食物中的含鹽量減少20%,全美有16家公司計畫響應這號召,減少燻肉、加風大米(一種含鹽量較高的米)以及許多其他食品中的含鹽量。美國FDA不準備強制命令食品工業降低鹽分,想以逐步降低鹽分的方式,也就是使消費者味蕾慢慢調整,並改變食品的配方和製造方法。
「食鹽中的鈉是引起高血壓的主要原因,高血壓又會引起心臟病和中風」,這次減鹽行動的目標是在五年中減少62種包裝食物,25種餐館食物中的鹽分25%。包括星巴克、亨氏、卡夫在內的公司將加入計畫,幫助民眾增進健康。大部分衛生組織建議,健康成人每日攝取食鹽含量應該在1500毫克到2400毫克之間,紐約衛生局長表示,如果將攝取的鹽分降低到推薦水平,每年可減少4.4萬到9.2萬人可以免於死亡,每年可以減少健保成本100億到24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減少了高血壓風險。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您不可不知的發燒處理原則(下)
參考資料1. Covington TR, Borgsdorf LR, Oksas RM , et al, ed. Patient Drug Facts. 4th. St. Louis, MO:Facts & Comparisons. 2004:90-1072. 藥你健康II. 行政院衛生署. 2006:8, 71.3. Michael D. Randall, Karen E. Neil, ed. Disease Management:a Guide to Clinical Pharmacology, 2nd. Pharmaceutical Press; 2009:3364. Fever of Unknown Origin:Acute. In:Diseasedex of MicroMedex:2010 5. Patient Information:Fever in Children. In:UpToDate. 20106. Takiya L. Fever.In:Berardi RR, Kroon LA, McDermott JH, et al, ed. Handbook of Nonprescription Drugs. 15th. Washington:the American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2004:603-9, 647. 7. 台灣兒科醫學會/兒科衛教/兒童發燒問答集. http://www.pediatr.org.tw/people/edu_info.asp?id=1. Accessed April 12, 20108. Lacy CF, Armstrong LL, Goldman MP, et al, ed. Drug Information Handbook with international trade names index. Hudson, Ohio :Lexi-Comp Inc. 2003-2005. (全文完)(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資料來源:藥師週刊
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您不可不知的發燒處理原則(中)
發燒是疾病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症狀。很多研究顯示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治療發燒應先了解造成發燒的原因,然後對於病因給予治療,而不是僅使體溫下降就好。例如,因細菌感染引發的發燒,抗生素才是主要的治療藥物。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如果體溫並未太高也沒有引起特殊不舒服的時候,並不需要積極退燒,尤其當體溫還沒超過39℃以上的時候。所以除非當兒童併有心、肺、中樞神經等疾病或曾有熱痙攣之病史,若兒童體溫小於38.9℃且活動力仍然正常時,並不需要積極給予退燒治療。
非藥物治療
冰水浴與酒精擦澡不應做為退燒的方法。後者因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會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且兒童可能經皮膚或肺部吸入酒精而中毒。溫水擦澡降低體溫的效果有限,可併用退燒藥治療。
藥物治療與注意事項退燒藥主要分為兩類: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建議兒童應優先使用口服製劑(液劑或錠劑),如果有嚴重嘔吐、小孩拒絕吃藥等情形時,才考慮使用肛門塞劑。肛門塞劑使用前應去除外包裝,若僅需半顆栓劑時,應縱切,避免栓劑前後之藥用成分不均。
1. 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paracetamol)Acetaminophen之耐受性佳,為一線退燒藥,亦可止痛。無抗風濕與消炎作用,不具抑制血小板功能,亦不造成腸胃刺激。成人劑量為每四至六小時口服650~1000毫克(mg)。嬰幼兒或兒童則依照體重計算劑量,為口服或栓劑,每四至六小時每公斤10~15毫克(mg)。建議劑量下極少有副作用,但超過每日最大劑量容易造成對肝臟傷害。3至6歲之幼童每日最大劑量為720毫克(mg),6至12歲之兒童每日最大劑量為2.6克(g),成人每日最大劑量則為4克(g),若為慢性飲酒成癮之病人則每天不應服用超過2克。服用此藥物的期間應避免飲酒。如有噁心、嘔吐、困倦、意識不輕或皮膚眼睛呈現黃色等,則可能為過量或中毒的跡象,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懷孕病人可使用乙醯氨基酚作為短期退燒藥物。2.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此類藥物皆具有退燒、止痛與消炎作用,包含阿斯匹靈與其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為避免副作用增加之風險,應避免同時使用兩種以上之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若服用時腸胃不適,可與食物、牛奶或制酸劑併服。若發生尿液減少或四肢腫脹之症狀,則應立即停止服用。長期使用此類藥物可能會導致腸胃道出血、潰瘍甚或穿孔,因此若有黑便、血便或吐血的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1)阿斯匹靈(aspirin/acetylsalicylic acid)Aspirin因有抑制血小板功能,若需接受手術,應於手術前一星期停止服用。懷孕期間應避免服用aspirin,尤其是妊娠第三期,否則易造成遲產或分娩時間拉長。小於18歲罹患水痘或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之兒童與青少年不建議使用aspirin或含水楊酸類製劑退燒,以避免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 。雷氏症候群好發於幼兒,會出現嘔吐、昏迷、抽搐、肝臟脂肪變性、腦部水腫等症狀,死亡率高。因此除非病人因川崎病、風濕熱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才使用阿斯匹靈以抑制不正常發炎。當作退燒藥的建議劑量為成人每天口服四至六次,每次325~625毫克(mg)。 (待續)(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您不可不知的發燒處理原則(上)
人體溫度由腦部的下視丘(hypothalamus)調節,未生病時此處的體溫定位點平均在36.4~37.2℃,但若因致熱原(pyrogen)引發人體一連串發炎反應,產生的細胞激素會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而使體溫的定位點上升。致熱原可能來自外來的微生物(如細菌、病毒、黴菌等) 、藥物、或是內在的惡性腫瘤、細胞傷害等。發燒時可能伴隨的其他症狀為主要造成身體不適的因素,如寒顫、發汗、心跳加快、頭痛、疲倦、關節肌肉疼痛、食慾降低等。體溫升高的另一種情形是身體並沒有發炎、體溫定位點也沒有上升,但因為身體熱量太多來不及散熱而使體溫上升,稱為體溫過高(hyperthermia),例如在炎熱的環境下穿太多衣服、把嬰兒包得太緊、運動、洗三溫暖、中暑 (heat stroke)等。
體溫的測量
因為中心體溫無法直接測量,多藉由量測額頭、耳膜、口部、腋下、肛門等處的溫度代替。其中以肛溫被認為最能準確估計中心體溫,除非有禁忌症,小於六個月之嬰兒多建議測量肛溫。
1. 肛溫:測量肛溫時,先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體溫計,以冷水沖淨(勿用熱水),嬰兒應以腹部趴臥於測量者的腿上,測量者一手將兩邊臀部打開,一手持握測量末端已塗抹少許凡士林的溫度計,輕輕慢慢地將溫度計末端深入肛門約1.5至2.5公分處,等待判讀溫度後(若是使用水銀溫度計最少需5分鐘的測量時間,電子溫度計則約需30至60秒或待嗶聲告知測量完成),再取出並清洗溫度計。
2. 耳溫:耳溫是次於肛溫且相較口溫與腋溫較為準確的量測方式。但小於六個月的嬰兒不適用耳溫測量。測量前應清除耳垢以免干擾測量。中耳炎或其他中耳異常者量耳溫會有誤差,應該用其他方法量體溫。將耳溫計置入兒童耳道時應先將耳朵往後方拉長以伸直耳道。
3. 口溫:以口溫測量時,溫度計應先清洗後,將溫度計置於舌下,緊閉雙唇等待溫度判讀。若受測者於30分鐘前曾經喝過冷或熱飲則不適用口溫測量。小於三歲之兒童因不易將溫度計置於舌下,可使用奶嘴型的電子溫度計測量口溫。
4. 腋溫:腋溫因準確度低,不建議常規使用。若不得已必須以腋溫測量體溫,應先清潔腋窩並使其乾燥,再將溫度計置於腋窩處後,手臂輕柔的夾住溫度計等待讀取溫度。量測體溫時工具的選擇也很重要。使用錯誤的溫度計與錯誤的測量方式會造成對體溫的不當判讀,甚至對人體造成傷害。目前最建議使用電子體溫計,量測時間快速(30至60秒)、使用方便,定期校正則可確保準確性。傳統的水銀式體溫計,因其玻璃材質易破,水銀外露揮發時,人體吸入可能導致中毒以及環境污染,還有測量時間需較久(三至五分鐘以上)等缺點,目前已不建議使用水銀式體溫計。使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皮膚表面,常有嚴重低估真正體溫的現象,所以不建議常規使用。
發燒的定義一般當肛溫大於38℃,口溫高於37.5℃,腋溫高於37.2℃,或耳溫高於38℃時,可定義為發燒。 (待續)(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冠心症與急性心肌梗塞找上你了嗎?
影響動脈硬化的因素很多,簡述如下:
1.性別:男性是女性的4倍。
2.年齡:男性多好發於40~70歲之間。而女性因停經前荷爾 蒙的保護較晚發生,但停經後迎頭趕上男性的水準。
3.家族病史:家庭成員中,若一等親有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則相關家屬得心臟血管疾病的機率亦比無家族史的高。
4.肥胖:過多的脂肪堆積在內臟,累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與肝炎一樣會引發肝癌;異常存在心臟,形成俗稱的『心包油』,也易增加心臟的負荷,惡化氧量的需求。
5.高血脂症:主要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偏高。 尤其是氧化態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oprotein cholesterol)過高時,罹患冠心症的機率比正常人增高數倍。
6.糖尿病:為血中葡萄糖的濃度超過正常生理所能容許的範圍,可能是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無法充分發揮功能。因為醣化物質( Glycosylated product)會引發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不良,易伴隨大、小血管的併發症。糖尿病患者腦中風的比率是非糖尿病者的4倍,得心臟血管疾病的比 率則上升了2倍。
7.高血壓:依照美國心臟血管醫學會的定義不分年齡在休息狀態下,正常血壓之收縮壓為120毫米汞柱及舒張壓為80毫米汞柱。當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時,即可診斷為高血壓。高血壓會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壓力的增加(shear stress),侵犯心臟、腦部、眼睛和腎 臟,造成心臟肥大、心肌梗塞、心絞痛、腦中風、失明或腎衰竭。
8.香菸:香菸含多種物質,其中尼古丁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影響心肌,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增加,同時易使膽固醇在動脈內堆積,加上血小板容易聚集形成血栓。以上的危險因素中1-3項是無法改變的,而4-8項是需個人努力可以預防的,只要我們謹記在心,並定期的健康檢查且與血管醫學防治中心的醫療團隊保持良好的互動,由日常生活習慣調整,就可大大降低冠心症與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險及傷害。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步一腳印,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淺談足癬的因應之道
足癬是如何形成的呢?
足癬的起因是黴菌侵入皮膚表皮層,造成足部的感染。主要引起的病原菌包括紅色毛髮癬菌(T.rubrum),鬚瘡毛髮癬菌(T.mentagrophytes)等。
其侵犯的範圍包括腳趾縫、腳趾頭、腳掌、腳跟、足緣,乃至足背皆可能發生。
黴菌也可能侵犯身體其他各處,引發甲癬、手癬、股癬、及體癬等等。
黴菌喜歡生活在溫暖潮濕的環境。因此在台灣雖然四季皆可能發生足癬,但夏季容易惡化。也因此,天生腳汗多的人,或是每天需要長時間穿著密不透風鞋子、或不吸汗的襪子的人,就十分容易招來黴菌在足部滋生了。
足癬的傳染的途徑為接觸傳染,也因此經常透過與他人共用拖鞋、毛巾、鞋子、襪子,或是直接接觸足癬患者赤腳走過的地板或濕滑的浴室地板、公共游泳池地板等方式傳播。
此外,免疫力較差的病患,像是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孕婦、服用類固醇藥物、愛滋病患者等等,也較為容易感染足癬。
足癬的臨床症狀為何?
香港腳不一定會癢,依其症狀部位可大略分為四型:
1. 趾縫型:病患趾縫(第四、五趾間居多)可見到皮膚濕潤、糜爛、脫屑及裂開,此型常會有癢感。
2. 厚皮角化型:腳底和腳掌側面有乾燥,角質增厚和脫皮現象, 部分的患者會有癢感,但也有一部分沒有任何不適,這類患者容易傳播病原菌而不自覺。若常用手去摳抓皮屑,容易合併手部和指甲的黴菌感染。
3. 水泡型:足底會形成許多小水泡或膿皰,容易合併劇癢及灼熱感。
4. 潰瘍感染型:出現迅速蔓延的水泡或膿皰,甚至形成淺淺的潰瘍,常伴有續發性細菌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丹毒、淋巴腺炎等。
如何診斷呢?
腳部的皮膚病不一定都是足癬,足癬由病史和視診大多可正確的診斷。但是需要仔細與一些其他腳部的疾病(如腳部濕疹、乾癬、接觸性皮膚炎…等作鑑別。有的汗皰疹和香港腳的症狀類似,很難辨別,必須刮取少量腳部表皮角質,以氫氧化鉀溶液在顯微鏡下檢測或是做黴菌培養,才能確定診斷。
足癬的治療
不同型態的足癬治療方式不盡相同。多數以外用藥膏為主,部分需加上口服抗黴菌藥治療。症狀輕者:多單獨使用外用藥膏治療。
無法根治的原因與對策
1.持續存在感染源~釜底抽薪:腳部多汗的人或是糖尿病患者。且家中有感染的人需要一起治療,才能避免乒乓感染。
2.治療時間不夠長~斬草要除根:足癬通常建議治療時間為1-6周不等,需視情況而定,如果是角質增厚型的香港腳或是合併有灰指甲的患者,則需要更長時間。
3.未經正確診斷~對症再下藥:長久不癒的香港腳一定要經醫師診斷,確定是否為香港腳,才能對症下藥。
實用的預防良策
1.盡所能保持足部清潔乾爽,能脫鞋就不穿涼鞋,能穿涼鞋 就不穿鞋,若是要穿鞋就要穿吸汗的鞋襪,而且不和別人 共用鞋襪。腳汗多的人穿鞋時可使用止汗劑改善潮濕的足部環境。
2.避免共用拖鞋或赤腳走在公共場所。
3.選擇透氣的鞋子、吸汗的棉質襪襪,且要清洗乾淨,已感 染者可用消毒水浸泡隔夜再洗。
資料來源:彰基院訊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認識口角炎
口角炎可能因許多因素而造成,主要可分為營養不良性口角炎與感染性口角炎。
營養不良性口角炎常常是因飲食不均衡時引起,如食物中缺乏維生素B群、鐵、葉酸、少量元素鋅等,其中以維生素B群中的B2缺乏引起的口角炎最常見。維生素B2是能量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與促進紅血球形成,維持神經系統運作和皮膚修復有關。維生素B2多半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如乳製品的牛奶、起士、蛋類、動物肝臟等。對於素食的朋友則可選擇深綠色蔬菜、全穀類(全麥、胚芽米等)、堅果類(芝麻、核桃等)、酵母、大豆。對於維生素B2攝取量,中華民國衛生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Recommended Daily Nutrient Allowances, RDNA) (以16歲男性為基準):1.5mg。美國國立食品營養委員會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RDA):1.7mg。治療原則:維生素B2缺乏,口服每日需投劑量,成人:5 至30 mg(分為數次服用);孩童:2.5至10 mg(分為數次服用),維生素B2最好與食物一起服用,服用期間的尿液呈現黃橘色是正常現象。
感染性口角炎由細菌、病毒、黴菌等病原體引起,最常見為白色念珠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例如:牙齒缺少過多、牙齒重度磨損或因假牙裝置不當使得顏面肌肉塌陷,上下頜間距離縮短,唾液易蓄積及浸漬於口角皺褶處,促使病原菌生長。此種感染亦發生在免疫能力低下的病人,例如經放射線、化學藥物治療、糖尿病、服用免疫抑制劑等病人。外觀表現仍以口角糜爛、裂痕為主,局部有化膿、出血、結痂;若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則局部呈較明顯白色且常併有黴菌性唇炎發生。治療原則:釐清口腔相關問題,矯正頜間距離;減少口角區皺褶,保持口角區乾燥;局部用藥前應將患部清洗,在醫師處置下,針對不同感染的病菌塗抹不同的抗微生物藥膏,或服用抗微生物藥品。
口角炎患者自身保健及預防十分重要。平時應保持良好的生活作習,提升免疫能力,注意均衡的飲食攝取及減少菸酒刺激;口唇乾燥時不妨以護唇膏持續性的塗抹以保持嘴唇濕潤度,儘量避免烈日曝曬;克制舔拭嘴唇、以牙齒咬唇或以手摳唇部皮屑等不良習慣動作。若是發現反覆性發作或感染且治療無效者,建議至醫療院所檢查是否有免疫力低下或營養素缺乏(如維生素B12、B2、鐵、葉酸),尋求造成的原因,並加以釐清與治療。
參考資料
1.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行政院衛生署(Recommended Daily Nutrient Allowances) 民國九十一年
2. Lexi-Comp ONLINE 2010
3. AHFS essential 2010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檳榔與口腔病變
一.唇形、面容外觀的改變
長期嚼食檳榔會造成嘴唇紅色的部分變小、內翻且失去光澤;且堅硬多纖維的檳榔,更會使咀嚼肌肉發達,而造成下顎角兩側趨向直角化。
二.牙齒的變化
嚼食檳榔除了使牙齒染色,其長時間造成牙齒的磨損、消耗,更是永久的傷害。
三.口腔癌前病變及口腔癌
口腔黏膜受到檳榔塊的機械化刺激及化學性刺激,先產生口腔癌前病變,包括:白斑症、紅斑症、斑狀白斑症、上皮變異與原位癌、疣狀增生及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等;再產生口腔癌病變,包括:疣狀癌及鱗狀細胞癌。
白斑症
是口腔黏膜產生白色斑塊,表面平坦或稍突出,不能以擦拭的方式將其除去,好發於頰黏膜、黏膜頰側轉摺、齒槽黏膜及牙齦等位置,也正是患者嚼食檳榔過程中,將檳榔放置的位置。
紅斑症
是口腔黏膜產生均勻、瀰漫、界線清楚、表面絨毛狀且柔軟的紅色斑塊。
斑狀白斑症
是口腔黏膜產生粒狀紅色斑塊混雜的小白斑,亦稱紅白斑,與紅斑症有相似的組織病理變化,其危險性亦與紅斑症相似,比白斑症更危險,是更具惡性的口腔黏膜病變。
上皮變異與原位癌
臨床上多以紅斑症或斑狀白斑症呈現,小部分呈現白斑症。若整層上皮層充滿變異上皮細胞,則為原位癌,表示上皮細胞已完全癌化。
疣狀增生
是口腔黏膜有向外突出且表面呈疣狀之腫瘤,好發於雙頰黏膜,全部患者皆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
是口腔黏膜變白、僵硬、出現纖維帶,以致張口、說話、咀嚼、吞嚥困難。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好發於頰黏膜、軟硬顎、臼齒後區、唇黏膜及舌部,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患者皆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疣狀癌
是口腔黏膜上有一大片往外突出、表面呈疣狀或乳頭瘤狀之腫塊,好發於頰黏膜、牙齦、及齒槽黏膜、顎、唇及舌部。
鱗狀細胞癌
是口腔黏膜上有不痛、菜花狀突出之腫塊,或像火山口狀帶有硬塊之潰瘍,腫瘤邊緣常有硬結,顯示腫瘤已侵犯至周圍組織。鱗狀細胞癌患者有80%以上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口腔癌前病變及口腔癌,有時是單一發生於口腔內一個部位或多個部位;有時多種病變發生於同一患者口腔當中,或相關病變前後連續發生於同一位置;或是口腔中一處病變切除後,經過一段時間再發生於同一部位或其他部位產生相同病變或不同病變。
資料來源:教育部健康醫學學習網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教您看懂乳房攝影報告,不再窮緊張
一般乳房攝影的報告,乃是依據"美國放射線協會乳房影象報告系統"(ACR-BI RAD)分為"0"到"6"等級,它的意義分別代表如下:
0:評估不完全,需要其它影像檢查輔助,通常會加做乳房超意波或其它檢查。
1:無特殊發現,通常是正常的意思。
2:良性發現。
3:可能是良性,建議短期追蹤。(是惡性的機會低於2個百分比)。
4:有可能是惡性,建議需要進行組織生檢,又依懷疑程度由低到高分為4a,4b及4c。
5:高度懷疑為惡性,強烈建議需要進行組織生檢。
6:已經切片證實為惡性,之後所做的乳房掫影。
若乳攝報告結果為"0、4、5",通常民眾都會收到通知需要複診。其中"0"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乳房密度過高,導到攝影不易區分有無異常,或是有其他因素不易判斷,須輔助其他影像檢查,不過即使進一步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也大多是正常或是有纖維囊腫的情形;當然,有時候也會有異常的發現,此時則需要進行其他檢查以確定病灶,如果是"4"跟"5",則比較懷疑為惡性,故需要進一步接受乳房組織生檢。
其實通知民眾的人員,大多是配合執行業務的衛生所護理人員,或是協助乳攝追蹤的相關人員,他們一來不是打報告的醫師,並不清楚檢查結果,再者解釋病情的醫師的責任,所以一般打電話通知的人員並不會解釋病情,所以許多民眾一接到通知時會問:「到底是甚麼異常?是不是惡性的?要不要開刀?」。但這些問題常常不是打電話的衛生所護理人員所能回答的。所以下次如果民眾再接到乳攝異常的通知時,請先不要感到驚慌,也不需要對著打電話通知的人員窮追猛打,先定下心來,因為大部份的情形還是以正常或良性居多,就算是異常結果,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最重要的是不要存著"駝鳥心態"拒絕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組織生檢:指的是需要進行病理化驗,包含傳統手術開刀,粗針切片或麥瑪通(mammotome)都是組織生檢的方法。
資料來源:彰基院訊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網路謠言大追擊(二)
本傳言應屬網路惡作劇,毫無依據。便當為即食性食品,不可以添加防腐劑。本傳言中提及的御便當係在製造、運送過中以良好品管及低溫管制達到食物保鮮時效,並無添加防腐劑情形。
菠菜和豆腐可以同時吃嗎?
【菠菜豆腐湯】菠菜和豆腐同時吃,菠菜中的草酸和豆腐裡的鈣質,會結合生成不溶解的草酸鈣,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而且易患結石症。過多的鈣會在腸道中與草酸結合,形成不溶解、不被吸收的草酸鈣,大部份都會由糞便排出,不會滯留在體內而造成結石。但是草酸會影響礦物質,如:鈣、鎂等吸收,所以在鈣的攝取方面,仍建議避免同時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茶、可樂、草莓、巧克力、菠菜、核桃等,才能使吃進去的鈣充分利用。
【茶葉煮蛋】是不對的?
【茶葉煮蛋】茶葉中除了生物鹼外,還有酸性物質。這些化合物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有刺激作用,且不利於消化吸收。茶葉蛋及一般的白煮蛋煮久之後,會發現蛋黃和蛋白交界處出現綠色物質,即為硫化鐵,這就是蛋黃裡的鐵和蛋白產生交互作用。而茶葉確實會影響鐵質吸收,由於一般人攝取茶葉蛋的量不會太多,頂多一天吃一顆茶葉蛋,影響鐵質吸收程度不會太嚴重。
微波爐加熱食物對人體健康有害嗎?
微波加熱食品之原理為利用電磁波激化食物中之水分及極化物質產生摩擦而生熱,適當使用理論上尚不致產生有害之物質,因此食品經微波適度加熱處理後,不會產生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請您放心食用。
您還吃剛出爐的麵包嗎?
謠言:麵包在剛出爐時,因為仍處高溫狀態,這時麵包的酵母並還沒有完全消失,若在此時食用麵包,會將有害的致癌物食入,切記!麵包在剛出爐後,當麵包的中心溫度降至40度以下冷卻後,酵母作用才會停止,此時麵包中的二氧化碳已充分排出,這時便可以安心食用了。若真的想食用熱騰騰的麵包怎麼辦呢?將買回來的冷麵包,放進烤箱稍微烤一下就可以了!因為這時的酵母已經起不了作用了。 請切記,不要再食用剛出爐的麵包!
酵母至發麵時產生做作用,最適溫度為35度C左右,入烤箱時應已作用完畢,經高溫烘焙母已無法再作用,所謂剛出爐的麵包,其實店家也是經過放置冷卻,風味較佳易包裝,正剛出爐的麵包,溫度太高會燙嘴,是無法入口的。
參考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資訊網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網路謠言大追擊(一)
吃半熟的蛋會致命?
本案中所稱半熟蛋內之有害細菌,應該係指沙門氏菌,如果蛋雞的卵巢受到沙門氏菌感染,則其生產之雞蛋內部可能會染有沙門氏菌。然而國外發生食用蛋品而致死之案例,均是病人或老人(身體狀況較弱者),一般人如食用污染沙門氏菌之蛋品,最多僅會引起食品中毒症狀。另依據歷年來抽驗結果,台灣地區產銷之雞蛋並無檢出含有沙門氏菌之情形。
三色蛋是高風險的中毒食品?
「三色蛋」是由皮蛋、鹹鴨蛋及雞蛋一起蒸熟製成,因此只要是注重食物調理之衛生,其引起食物中毒的風險,無論自助餐店或其他場所都是一樣低的。
蔬果殘留農藥用水洗不掉?
這種說法不太正確,蔬果所殘留的大多數農藥,都可以大量清水沖洗或換水浸泡的方法而去除大部份,剩餘之少量殘留農應不致危害健康。
「EXTRA無糖口香糖」含阿斯巴甜,會致癌?
「EXTRA無糖口香糖」標榜不會引起蛀牙,因為其配方中不加蔗糖而係使用不為口中微生物利用代謝之甜味劑阿斯巴甜,該甜味劑在各國皆為准用之食品添加物,其食用安全性據相關之研究報告顯示,並未有影響人體健康之情事。但有苯丙酮尿症者不宜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產品,例如低卡的可樂、低卡的優酪乳等。
易產生致癌病毒的食物?
一. 「一定要吃新鮮的食物」、「烤的,有焦的部分都要去掉」、「馬鈴薯發芽 就有毒」等,已屬一般正確認知。
二. 「用烤的玉米不能吃,百分之百有毒」:只要將烤焦的部分去掉,食用烤的 玉米並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三. 「香腸、熱狗都是致癌物」:該二項肉加工製品常溫保存者,易有肉毒桿菌 生長,業者為保存及保色之目的,常會使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類食品添加物(該等添加物可能使致癌之風險增加),然而業者如依據衛生署公告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規定添加,則尚無危害健康之疑慮。
四. 「吃花枝、魷魚就不要吃紅蘿蔔」:並無相關科學研究報告指出
五. 「莖類的植物發芽就有毒」:目前除發現馬鈴薯發芽會產生毒素,依現今研究資料,其餘莖類植物並無類似報告。
六. 「綠茶、養樂多、大蒜可防癌」等均未經科學研究正式評估確認。
七. 國人飲食主要應依照衛生署所訂定「每日飲食指南」及「國民飲食指標」並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例如:在六大類基本食物中選吃需要的份量(如下圖)、多吃生鮮食物、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不偏食也不過量)、儘量選用高纖維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油少鹽、飲酒要節制等,均為維護健康、預防疾病之重要飲食準則。
八. 八十九年十月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公佈之「十五條守則 讓你遠離癌症」資料摘要:
預防癌症,飲食中應:
s 食物以植物性食品為中心,多樣攝取。
s 多吃蔬 菜與水果。
s 穀類、豆類、根菜類每天至少攝取600至800公克。
s 最好不喝酒,男性每天以兩杯,女性以一杯為限。
s 牛、羊、豬肉每天攝取80公克以下,多吃魚、雞肉。
s 控制動物脂肪攝取量,適度攝取植物性脂肪。
s 食鹽的攝取,成人每天六公克以下。
s 多吃生鮮食品,少吃罐頭食品,長期保存的食品易生黴菌,花生易產生黃麴毒素。
s 少吃加工品或添加物。
s 不吃燒焦食品,燒烤食物時烤焦的部分最好不要吃。
s 少吃營養品、補品,飲食只要獲得均衡飲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根本不用再「補」,補過頭很可能喪失防癌能力,或甚至促進癌症。另外除了飲食控制外,保持適當體重、經常適度運動及戒菸等,亦均應予注意。
參考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資訊網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秋冬吃火鍋五大錯誤
吃火鍋千萬不可心急,從火鍋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
並等降溫後入口為宜。應做到「寧捨三鮮,不要太燙」。
錯誤一:一熱當三鮮
表現:熱騰騰的火鍋中的美味一夾起來便直往嘴裡送,燙得舌頭發麻額頭髮汗大呼過癮,並美其名曰:「一熱當三鮮」真實傷害: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 5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就會損傷黏膜,而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
120℃,取出即吃的話,很易燙傷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
一些本來就有復發性口瘡的人,吃了火鍋後容易上火,其口瘡發生機會因此又多出好幾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出現加重症狀。
如此反覆,還會誘發食道癌變。最危險的是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癬等癌前病變的人,火鍋的高溫和調料的刺激,都會使這些病情加重。
糾錯:吃火鍋千萬不可心急,從火鍋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並等降溫後入口為宜。應做到「寧捨三鮮,不要太燙」。
錯誤二:半生不熟最鮮美
表現:為追求鮮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鍋裡燙一下就吃。
真實傷害:這樣的吃法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潛藏於食物中的細菌、寄生蟲卵會隨食物吞入胃腸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據研究,三種嚴重的寄生蟲病---旋毛蟲、絛蟲和囊蟲都可能通過火鍋傳播不潔的豬肉片和牛肉片裡很可能含有這三類寄生蟲。目前,雖不能肯定羊肉裡是否含有旋毛蟲、絛蟲和囊蟲,但曾有報道有人因吃涮羊肉而得了旋毛蟲病的事件。如果得了寄生蟲病,就會渾身乏力,肌肉酸痛,身體浮腫,有時候腳踏地面都會有刺痛的感覺。
糾錯: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將肉切薄、多燙,涮豬肉片、牛肉片時,一定要涮熟再吃。同時,還要看肉片上有無白色、米粒狀物質,如有,則可能是囊蟲卵。
錯誤三:冷、熱混吃求「中和」
表現:一口麻辣燙一口冰凍啤酒,這是許多人喜歡的火鍋吃法,美其名曰「中和」。
真實傷害:忽冷忽熱,對胃黏膜極為不利,極易造成胃腸疾病。
糾錯:吃火鍋時應盡量避免喝冷飲。
錯誤四:讓辣來得更猛烈些吧
表現:一提起火鍋,又麻又辣又燙的口味總成了首選,因為那被辣得大汗淋淋的感覺實在太過癮了。
真實傷害:麻辣火鍋對胃腸的殺傷力不難想像。火鍋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著迅速通過胃、小腸等,嚴重刺激胃腸壁黏膜,引起胃酸和脹氣,除了容易引發食道炎、胃炎外,腹瀉也在所難免有便秘或痔瘡「前科」的辦公室一族,吃火鍋更要嘴下留情。否則,痔瘡患者容易因肛門四周經受刺激括約肌過度充血而復發,便秘患者會因此更加「添堵」
糾錯:儘管每個人對辣的耐受度不同,但是為腸胃著想,醫生認為,又麻又辣的火鍋還是少吃為妙;切不可一下子吃得太多,並要盡量把調料調至微辣,少喝火鍋辣湯。另外,吃完火鍋後要多喝些開水或濃茶,以稀釋辣汁,減輕對腸胃的刺激,這樣胃腸都會舒服一些。一旦有什麼不適,趕緊喝些清淡的飲品如稀米粥或牛奶保護腸胃壁。
錯誤五:火鍋湯底營養好
表現:把涮完的火鍋湯底當「營養湯」喝光。
真實傷害:火鍋的湯大多採用豬、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質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為佐料,吃多了易導致高血脂、膽石症、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牙齦炎、痔瘡等疾病。
另外,火鍋湯久沸不止、久涮不換,其中的成分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如:肉類、海鮮中所含嘌呤(purine)物質多溶於湯中,湯中的高濃度嘌呤,經肝臟代謝,會產生大量的硝酸,引起痛風,出現關節痛症狀,嚴重時會損傷腎功能。
糾錯:對於一次吃不完剩下的涮料和底湯,應倒掉。如果是放在銅火鍋中過夜,更不要吃,不但有害健康,還可能引起銅氧化物急性中毒。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走路曬太陽遠離退化性關節
根據統計,全台灣年逾50歲的中老年人,每2人就有1人罹患不等程度的退化性關節炎,一走路就痛,不少人因而整天待在家裡,一動也不敢動,導致症狀惡化速度加快,最後真的走不了。
「這是個錯誤的觀念。」高雄醫學大學骨科副教授陳勝凱指出,每個人都會老化,關節也是一樣,使用到某種程度後,就會因磨耗而退化。一旦出現這種又名骨關節炎的退化性關節炎時,患者必須要有正確認知,才不會讓症狀急遽惡化下去。
陳勝凱表示,正常人骨頭與骨頭接觸的地方,就是關節軟骨,正常的軟骨組織光亮平滑,但隨著年紀增長,軟骨過度磨耗,軟骨碎片掉入關節腔內並在關節腔內刺激關節囊,製造過多的關節液,引發紅腫熱痛,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從X光片看來,正常的關節軟骨面平滑光亮,一旦關節磨損,就會出現凹陷。
有些病情嚴重者,軟骨磨損的附近甚至會有骨刺增生情形。不管怎樣,關節炎通常會以四大症狀表現,一、是疼痛;二、是關節變形、腫脹;三、是晨起感覺僵硬,下床運動後,症狀稍稍緩解;四、是關節活動時會有聲音。就疼痛這項而言,如果是O型腿的人,身體重量大都落在關節內側,這個部位較易出現磨損及疼痛。相反的,X型腿的關節疼痛幾乎都出現在外側,且腳愈歪,變形愈厲害,也就愈痛,少有例外。
「運動增強軟骨海棉作用」陳勝凱說,軟骨就像一塊吸滿水分的海棉,當我們走路時,腳往下踩那一刻,身體重量往下壓,軟骨裡面的關節滑液就會被擠出;腳往上提,來自身體的重量消失,關節滑液又回吸到軟骨裡面,形成一個動態平衡。就在關節滑液進進出出之際,營養成分才能進入軟骨組織裡面,維持軟骨的健康。問題是,大多數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一來怕痛,二來也擔心運動會增加關節的磨損,不敢走動,整天就坐著不動,軟骨缺乏關節滑液帶來營養成分的滋潤,時間一久當然出現更大的問題。
為此,陳勝凱提醒民眾若出現上述四種症狀時,就應特別留意「不要有不運動,以防磨損關節」的錯誤觀念。他強調,適度的運動可增強軟骨的海棉作用,藉著不斷流進流出關節滑液,既可帶給軟骨營養,保持濕潤,關節周圍的肌腱也會增強,減少軟骨磨損的機率。
在所有運動中,陳勝凱認為『走路』是中老年人最佳的選擇,如果覺得自己的平衡感還不錯,騎自行車、跳舞、游泳等有氧運動,也不妨試試看。但他強調,這些運動應融入日常生活中,不要一曝十寒,而應隨時為之,但若正處於關節疼痛之際,就不要勉強去運動,以免症狀更加惡化。此時,不妨以「三隻腳」來替代兩隻腳,拄著枴杖來分擔身體重量,讓軟骨及關節獲得更充分的休息。
每天至少應走路半小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任蕭國川也認為,屬節律性運動的走路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最佳選擇,每天至少走個半小時,如果持續走1、2個小時以上,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當然可以繼續走下去。
如果有更多時間,他建議患者定期到健身中心,請教練協助訓練股四頭肌的強度。蕭國川解釋,股四頭肌是大腿膝蓋周邊的大塊肌肉,愈強壯,愈能吸收膝關節撞擊的力道,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症狀。
游泳及騎自行車,也是相當好的運動。
蕭國川指出,患者在水中游泳時,受到浮力影響,關節受力較小;騎上自行車,大多數體重落在臀部,膝蓋受力較少,也不失為不錯的運動。
多曬陽光防止骨質流失在日常運動之餘,陳勝凱建議這些患者也要多曬曬太陽,因為陽光可將維生素D活化為 D3,增加鈣質吸收,有效防止骨質流失,延緩退化性關節炎的出現。
當然,除了維持適當運動,蕭國川建議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試著服用硫酸鹽葡萄糖胺製品來減少軟骨的磨損。從多年來的臨床觀察,他發現三分之一患者吃了這類製品後有效,可少受點苦。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高血壓的好護士
台 灣曾經是有名的香蕉出產國,每年外銷很多的香蕉到世界各地,這些香蕉美味可口,但您知道它們也拯救了無數的高血壓朋友?
香蕉中含有很多的鉀,用以平衡體內過多的鈉,鈉已知是高血壓的幫兇,香蕉中天然的鉀就成了高血壓朋友的天然保健食品。
經常食用香蕉的人,患高血壓以及其它相關的心血管病變都比較少,如果您有高血壓的困擾,每天吃一兩支香蕉對您一定有幫助。
義大利曾經有醫學院做過研究,常吃香蕉者的體內『壞的膽固醇LDL』會降低,讓您的動脈清爽健康,如法國人因為喝紅酒讓動脈年輕,我們多吃些香蕉也不會輸給法國的紅葡萄酒。
台灣香蕉! 名滿天下,台灣的高血壓有沒有比較少?
別忘了這個身邊的健康朋友,我們辛苦農民種植的健康食品---香蕉。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雪蛤膏(四 )
1.人參雪蛤膏 將人參(生曬參或紅參)水煎(水煮),濾出水液,水液用來浸泡雪蛤膏。泡開雪蛤膏加適量糖(也可不加),放入鍋內蒸熟,冷卻後服用。人參雪蛤膏具有人參和雪蛤膏雙重營養保健作用,是比較好的雪蛤膏食用方法。
2.涼拌雪蛤膏 雪蛤膏泡開蒸熟冷卻後,加入醬油、辣椒粉、醋、糖、味精等調味品,拌勻後作為涼拌菜或小菜,早餐食用。涼拌雪蛤油沒有腥味,適合一些不願吃甜食的人。
3.雪蛤膏菜湯 在湯菜里加雪蛤膏增加營養價值,調整口味。菜湯、肉湯均可加入雪蛤膏,湯菜需在燒好之後加入雪蛤油。
4.雪蛤膏米粥 小米、大米及其他米類做成米粥,在粥熟之後加入泡開的雪蛤膏,煮3分鐘,即成雪蛤膏粥。雪蛤膏粥能增加粥飯的營養,又能改變雪蛤膏的適口性。
5.雪蛤膏筋餅 水發雪蛤膏,擠壓使雪蛤膏變成細碎膠凍塊,加入麵粉揉均勻,製成筋餅營養好,鬆軟可口。
6.雪蛤膏麵條 用泡開並擠壓細碎的雪蛤膏和麵,壓成麵條,韌性大,耐水煮(長時間水煮不會煮碎),食用滑潤可口,別有風味。
7.雪蛤膏水餃 用泡開並擠壓細碎的雪蛤膏和麵,包成水餃,韌性大,耐水煮,吃起來有韌性,又滑潤可口。
8.雪蛤膏涼菜 水發雪蛤膏,經蒸熟後加入各種涼菜中,別有風味。
9.拔絲雪蛤膏 水發雪蛤膏,用蛋清、澱粉掛糊,油炸,掛糖漿,做成風味獨特、裡軟外脆的拔絲雪蛤油。
10雪蛤膏霜淇淋 將水發雪蛤膏,經擠壓除去雜質,使之變成細小膠凍狀顆粒,再加入牛奶、蛋黃、糖、澱粉糊等攪拌均勻,倒入冷凍器中,放入冰箱中進行冷凍,即製成營養豐富的雪蛤油霜淇淋。
11.雪蛤膏酒 選用優質白酒,將水發雪蛤膏放入酒中,每千克可投入水發雪蛤膏40克左右,浸泡1周即可飲用。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雪蛤膏(三)
雪蛤膏乾燥需加水浸泡膨帳後再使用
(1)治療肺癆咳血:雪蛤膏5克,白木耳2克,白糖適量,加水浸泡蒸服,日服2次
(2)治療神經衰弱:雪蛤膏5克,白糖適量,加水浸泡蒸服,日服2次
(3)治療病後體虛或消耗性疾病:雪蛤膏6克,白糖適量,加水蒸服,每天早晨空腹服用
(4)治療老年慢性氣管炎:雪蛤膏10克,加水蒸服,日服一次,10~15天一個療程
(5)雪蛤大補素片:處方為雪蛤膏、紅參等,雪蛤膏加工後粉碎,與紅參粉混合,加入輔料,按常規制片,片重0.5克,具有補腎益精、潤肺養陰、益血生精、大補元氣、安神等作用
(6)蟲草雪蛤膏膠囊:處方為雪蛤膏、冬蟲夏草等,將雪蛤膏和冬 蟲夏草粉碎後製成膠囊。具有補腎益精,潤肺養陰功能,經常吸煙者長期服用效果極佳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雪蛤膏(二)
1.能明顯降低感冒次數和其它疾病的發病率,提高患者的治癒率。
2.能增強機體耐力和抗應激能力,提高腦組織供養和利用氧能力。
3.可全面調節人體臟腑器官,以內養外、養顏潤膚、使人呈年輕態。
4.能充分調節婦女體內的激素平衡,改善更年期產生的心悸失眠、頭暈、疲乏、心情煩躁等症
5.對於治療婦女精血不足、產後體虛即無乳等症具有良好的功效。
6.調節改善男女性功能和性週期,具有滋陰和壯陽的雙重功效。
7.能夠恢復癌症術後放療、化療被殺傷的正細胞,減少毒副作用。
8有助於手術後病人傷口的癒合。
1、中青年人群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由於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青年精英的“過勞死"率正在逐年增加。因此,中青年精英應在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的同時,選擇服用具有“抗疲勞、 免疫調節”之保健功能的、有品質保證的天然高檔中藥類保健食品,定期對身體做全面調理,以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
2、更年期婦女人群
更年期一般是指婦女在45歲-55歲之間,卵巢功能由旺盛到逐漸衰退,最後完全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所出現的症狀稱為“更年期綜合症”,表現為器官萎縮、心悸盜汗、口幹腰痛、性情急躁、頭暈目眩、失眠健忘“等症狀。
3、病後、產後虛弱人群
大病後的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生理機能失衡、免疫功能降低、體質虛弱,產婦分娩後體力消耗和生理變化巨大,因而出現體質虛弱、營養不良、神疲乏力、免疫功能降低等情況,特別是產婦在分娩後恢復時,沒及時得到營養補充,不僅會影響乳汁的分泌與營養,更可能使因此造成的健康損傷無法恢復。
4、中青年女性人群
中青年女性,特別是現代職業女性等人群,由於工作繁忙,生活無規律,應酬多,而休息時間少,不但會造成自身“內分泌紊亂、內分泌失調“,進而出現”疲勞“及”免疫力低下“等症狀,而且更有可能導致 "卵巢早衰"。
5、肺結核患者人群
肺結核、又稱肺癆,是由於結核桿菌侵蝕肺葉加之免疫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種長期慢性消耗性傳染病,傳統中醫認為肺結核的病理本質為肺陰虛、虛熱陰傷, 發病過程中常因轉變而致五臟虧損。
肺結核患者普遍存在消瘦、免疫功能低下、營養失衡、抵抗力差等狀況,因此人們常說肺結核是能吃不能做的富貴病,所以,肺結核患者在患病及化療期間,除了必需的適當補養外,合理的飲食與充足的營養補充對促進康復亦很重要。
6、腫瘤患者人群
腫瘤屬於消耗性疾病,腫瘤患者普遍存在營養不均衡、營養不良的情況,導致身體免疫功能進一步下降。腫瘤外科切除手術前給患者良好的飲食,使患者有較好的體質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是促進患者康復的必要條件。
腫瘤患者在化療、放療期間,由於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難免會使正常細胞受到一定損害,產生相應的毒副反應,如免疫功能下降、白細胞減少、粘膜潰瘍、神疲乏力、脫髮等,使耐受性降低。此時,患者宜補充高蛋白、 維生素、多微量元素、易消化食品。
7、老年人群
老年人身體機能普遍必然衰退,器官功能減弱,身體衰弱、免疫功能衰退、疲勞感增強,易患各種老年疾病,特別是老年婦女,更年期後卵巢萎縮,分泌激素的功能停止,身體免疫力更低,極易被各種老年疾病侵害。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雪蛤膏(一)
一、抗疲勞、抗應激作用
綜合藥理研究,結果表明,雪蛤膏具有較強的抗疲勞、抗應激作用,能夠提高耐力,有一定的耐缺氧能力。
藥效學研究結果表明,雪蛤膏抗疲勞、抗應激作用的有效部位以石油醚提取物為好。
二、對“腎虛”的影響
綜合分析藥理研究結果表明,雪蛤膏對“腎虛”動物耐力提高的作用較為明顯,能夠改善“腎虛”動物的某些症狀,與傳統中醫理論相符合,而其耐缺氧的作用又可達到滋陰補氣之功效。由此可見,雪蛤膏具有“補腎益精、強身壯體”之功效,能夠提高機體應激能力,具有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
三、抗衰老作用
雪蛤膏能升高SOD的活性,降低過氧化脂質的生成,這是其延長壽命和提高耐寒能力等抗衰老作用的原因之一。
文獻報導雪蛤膏含有大量維生素、氨基酸、蛋白質、稀有元素、膽甾醇、雌二醇、睾酮等成分,其中含有微量硒、維生素E、胡蘿蔔素,是抗衰老作用的藥效物質基礎,雪蛤膏能降低肝、腦丙二醛的生成,升高血漿超氧化物歧化及谷胱甘酶過氧化物酶的活性,從而減少脂質過氧化物的生成,減弱了對機體細胞的損傷而達到抗疲勞、抗衰老及增加抗疾病能力等扶正固本的作用,這是其作用機制之一。
四、鎮咳祛痰作用
通過對雪蛤膏鎮咳祛痰作用的藥理學研究表明,雪蛤膏具有明顯的鎮咳祛痰作用,與哈蟆油的潤肺止咳功效相符合。此外,還發現雪蛤膏的甲醇及石油醚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鎮咳祛痰作用,雪蛤膏鎮咳作用的藥效物質在甲醇提取物中含量較高,而祛痰作用的藥效物質在石油醚提取物中含量較高。
五、促進生長發育作用
1998年張蔚君等研究了雪蛤膏對生長及性器官的影響。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雪蛤膏能使虛症動物體重增加,而對正常動物體重無影響,故經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雪蛤膏具有促進生長發育的藥理作用。
六、對免疫功能的作用
不同學者對雪蛤膏的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雪蛤膏能夠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加T淋巴細胞數量,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七、對小兒哮喘的作用
1998年金志春等研究了雪蛤膏對小兒哮喘病的防治作用。雪蛤膏具有補腎益精、潤肺養陰、健脾益氣的作用,善治病後、產後虛弱,肺癆咳嗽,多汗盜汗等病症。曹炳章認為雪蛤膏“堅益腎陽,化精添髓,澤潤肺臟,增長脂肪,為脾腎虛寒,氣不化驗室精之要藥”。《飲片新參》記載其可“補肺腎陰,治虛癆咳嗽”,民間常用作強壯劑。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雪蛤膏可調節肺、脾、腎三髒功能,使肺氣固、脾氣健、腎氣納而達到扶正袪邢,痰飲無以內生,防止哮喘復發的目的。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如何讓眼睛免於傷害
1.適當的眼睛休息:瞳孔在自然狀態下是放大的,瞳孔縮小表示在用力,而光源太強和近距離看東西瞳孔都會縮小,眼睛需要用力。因此張醫師建議,在看電腦時,每30分鐘至少要休息5分鐘,休息時可以轉轉眼球,或者看看遠方,總之不要再盯著電腦看,讓眼睛可以獲得適當的放鬆。
2.合適的電腦工作環境:調整燈光以讓眼睛舒適為原則,但因為電腦本身就是發光體,所以不要讓光源直接照射在螢幕上,以避免反光。
3.正確的姿勢:保持身體與腳呈垂直的坐姿,電腦螢幕最好置於眼睛水平以下約10至15公分,也就是讓眼睛俯視電腦。而螢幕與眼睛的距離,14吋螢幕至少要保持60公分左右,如果是15吋螢幕則最好有70公分的距離。
4.配戴合適之眼鏡:張醫師認為,足夠的度數是為了輔助看清楚景物。但是使用電腦是近距離的,因此度數超過200度的人,最好能配戴比原來度數略低約150度的眼鏡;如果是沒有近視的人,與電腦保持的距離最好比正常再遠一點。
5.補充眼睛營養:可以多吃富含維他命A的食物,如胡蘿蔔、菠菜、蕃茄等。
6.電腦加裝護目鏡:雖然張醫師認為目前電腦輻射已經降至最低,但是如果是每天必須在電腦前工作超過8小時的上班族,選配一個護目鏡以隔離螢幕的輻射,仍是對眼睛比較好的作法。
此外,張醫師還語出驚人地表示「放風箏」和「看電影」都是對眼睛只有幫助沒有傷害的娛樂。放風箏因為是遠距離看事物,這點大家可能還想的到,但是看電影呢?
「因為『暗視』的效果」,張醫師說。看電影時室內的燈全都關閉,此時瞳孔是放大的,再加上電影螢幕很大,若能坐在中後排,與螢幕有一點距離的位置最好,這樣看起電影來眼睛會很舒服。因此張醫師強烈建議大家,不妨在休假時多到電影院看電影。
資料來源:網路資料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手腕傷害知多少
因此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與"PC-Office電腦上班族"雜誌合作,由網路醫院的專業醫師,針對上班族長時間使用電腦,所可能會引發的各部位疾病,作說明以及詳述預防的方法。希望能讓電腦使用者對自身的疼痛給予重視,並作適當的休息與治療。
病例一:小周是源明軟體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工作一年多,每天上班使用電腦將近8個小時,最近打電腦時常喊手痛……
病例二:春如是永福會計事務所的打字員,每天進公司後就有key in不完資料,工作不到一年,近來晚上常會因手痛而醒過來……
像這樣的病例,可能就發生在你我身邊,甚至很有可能你就是其中之一。
「滑鼠」、「鍵盤」是現在個人電腦必備的周邊,也是我們最常使用的電腦設備。因此這一次我們就將重點將放在「手腕」,請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復健科駐院醫師同時也是「賴明偉復健專科診所」院長的的賴明偉醫師告訴我們長時間使用滑鼠、鍵盤所會引發的病症以及預防之道作一些說明及提醒。
手腕的傷害有哪些
賴明偉醫師認為目前滑鼠主要都以歐美人士的手型大小去設計,因此普遍來說都都太大了,並不適合東方人的手型。其實比較好的滑鼠,應該是要考慮到人體工學「手弓」的構造。所謂的「手弓」,就是手腕結構的醫學名詞,當我們的手掌處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這時的手腕的構造形態就叫做「手弓」。
「手弓」的形狀
好的滑鼠基本上要根據手弓來設計,讓使用者握滑鼠時能處於「手弓」的狀態。如果沒有合乎這樣的人體工學,用久了就會很吃力,甚至會造成傷害。
然而即使是使用完美的滑鼠,如果使用不當或長期使用,也都會造成手腕的傷害。
手腕的傷害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腕溝症候群」、「軟組織傷害」以及「退化性關節炎」,而一般上班族最常見的就是「腕溝症候群」。「腕溝症候群」最主要的症狀會造成拇指、食指和中指麻木;這種情形持續久了之後,手腕會開始無力、動作不靈活,嚴重的話甚至會讓你晚上睡覺時痛醒。像滑鼠太大,或者使用的姿勢不正確,使得正中神經長時間受到壓迫,就會出現腕溝症候群。
「正中神經」在哪裡?
其次常見的就是「軟組織傷害」,包括滑囊炎、肌腱炎、腱鞘炎、和韌帶損傷。症狀是疼痛、酸痛,而軟組織傷害的特色是──有休息就會比較舒服,
只要稍微動一下就又會開始疼痛。
而最嚴重的要算是造成關節的傷害,也就是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雖然這種病例比較罕見,但還是有可能發生。「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是手部發生僵硬的狀況,像是手部長時間沒有動,突然要動時就會覺得關節「很緊」;碰到冷空氣、吹冷氣或是氣候改變時,就會覺得手酸酸的;手指關節的滑動不是很順,動起來會有「霹啪霹啪」的響聲等現象。
如果上述三種手腕傷害已經造成,你最好到醫院作復健,配合藥物治療。單純的軟組織傷害治療大約需要四週的時間,神經的損傷則要將近八週,至於關節炎甚至要治療到十二週以上。
資料來源:網路資料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多吃蔬果讓你從裡漂亮到外
台安醫院營養師趙思姿醫師表示,皮膚和血液的關係相當密切,血液偏酸性時,細胞的活動比較不活絡、代謝也就沒那麼好;血液偏鹼性時,皮膚呈現出來的膚質會比較亮麗、免疫力也會比較好,因此多攝取鹼性食物可讓膚質變好。鹼性食物像蔬菜、水果、海藻類、豆類、瓜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趙思姿醫師並強調,新鮮原味的食物鹼性度比較高,經過加工後的食物鹼性度會減少。
其他如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維生素E都對皮膚的美白、強化皮膚機能有很大的功效。趙思姿醫師也提供了一些富含這些維生素的食物:
含維生素A食物:深綠及深黃色的蔬果、牛奶、蛋、魚肝油等。
含維生素B群食物:牛奶、豆漿、蛋、菠菜、蕃茄等。
含維生素C食物:柑橘、芭樂、草莓、綠色蔬菜等。
含維生素E食物:小麥胚芽、杏仁、牛奶、豆類等。
資料來源:網路資料
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
上班的環境也會影響皮膚
於是,你可能會立刻想到「上班族所處的環境對皮膚有影響嗎?」。 根據「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9月的瑞典研究報告指出,電腦螢幕逸出的化學物質會導致過敏與身體不適。該報告的研究人員表示,電腦螢幕的溫度上昇之後,便會開始逸出名為「磷酸三苯酯」的化學物質,它是一種阻燃劑,廣泛被使用在電視、電腦螢幕中,而且被證實是一種接觸過敏原,會造成與電腦工作有關的上班族發癢等過敏反應。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翁雯柔表示,因為我們近距離使用電腦,因此這些化學過敏原相當容易附著在皮膚上,可能造成「接觸性皮膚炎」,會有發癢等反應,尤其是暴露在衣服之外的臉、頸等部位。此外,翁雯柔醫師並提到,新竹也有門診案例發現,竹科有些需要穿著防塵衣的員工,因為對防塵衣的材質過敏,或因防塵衣密不透風,皮膚長期處在悶熱潮濕的情況下,而容易造成接觸性皮膚炎、青春痘、毛囊發炎等現象。
因此,對於需要使用電腦的上班族,翁雯柔醫師建議,在操作電腦時盡量不要靠電腦螢幕太近,並且保持環境通風,讓這些化學物質能夠溢散出去,而且在工作一段時間後,最好能離開電腦一段時間。而需要穿著防塵衣的工作者,則在防塵衣裡面盡量穿著棉質易吸汗的衣服,並且最好能每隔幾個小時就脫下防塵衣,讓皮膚透透氣。
除此之外,需要久坐的上班族,可能會在腿部、臀部及背等部位,產生毛囊發炎的情況,也就是在患部長出紅腫化膿、類似青春痘的東西。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適時的離開座位休息,讓身體與座椅接觸的部位能夠透氣。翁雯柔醫師並且建議,所穿著的衣服盡量不要太緊。
資料來源:網路資料
2010年2月15日 星期一
此瓜非彼瓜 從一則新聞談起
最近一則電視新聞報導說:女性同胞原先想藉由吃青木瓜來豐胸,但因方法錯誤反倒變成太平公主…。姑且不論錯誤飲食本來就會影響氣血循環的深入問題,就中藥學的領域,簡單而言;(青)木瓜也只能算是食材,而真正的藥用木瓜可是另有其藥材。
所以,正名下的水果木瓜應該稱為番木瓜,既然是食材就不應標榜療效,但放眼看去坊間有很多此類(含青木瓜成分)廣告幾乎都宣稱有豐胸效果,其實是誤導消費民眾的。
雖然,愛美是人的天性,但應該是要感性卻不盲目的,所以藥師們有責任在健康或保健食品範疇內適時幫民眾把關及建議,不要讓不實的廣告內容誤導民眾,甚至損害消費者的權益,因為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是讓年輕、美麗延續的不二法門。
參考資料:藥師週刊
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
正確可靠之營養標示 提供消費者健康飲食資訊
我國自97年1月起全面實施包裝食品應有「營養標示」。為瞭解實施1年半來之成效及困難處,衛生署於本年8月24日即召開「營養標示法規標準及落實情形檢討會議」,邀請學者專家、產業界、民間團體、縣市衛生局及消保會等,共同討論,並達成數項共識:
一、 業者對食品原物料之品質掌控應求精確,並由自主管理措施降低營養素含量之誤差。
二、 我國現行營養標示值之容許誤差範圍乃參考國際規範為正負20 %,與日本、美國相同。至於鈉的標示,因其適當攝取量低且小樣本檢測容易發生檢測值超出容許誤差,經考量鈉攝取量過高對人體健康之負面影響,專家建議鈉含量之容許誤差可取消下限,但容許誤差之上限仍應維持,不宜放寬。
三、 對於標示內容常出現非整數之「份數」值,及不易換算整包食品之各類營養素含量問題,將以消費者能一目了然不須計算即可清楚知道整份或單一份數之營養素有多少量,為改善規範原則。
四、 衛生署將研擬修改營養標示規範,並增列各營養素所佔每日建議攝取量,以提供消費者參考作為自己每日攝取之營養素是否達到均衡及健康之目標。
此外,衛生署將著手規劃將食品中含有引起過敏之原料或成分予以適當標示。為顧及消費者之健康,並考量產業界之調整及配合,將邀請國內包含醫界之學者專家,進行更細部之規劃及討論,以求周延,並能提供消費者更多健康飲食資訊。資料來源:衛生署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從飲食營養預防疾病
三大疾病營養對策
面對氣喘,多攝取抗氧化維生素
紐西蘭是世界上氣喘發病率第二高的國家。就我所知,台灣的氣喘人口也在逐年增加,特別是兒童氣喘。許多研究認為,氣喘發生率之所以居高不下,最關鍵的原因在於令人虛弱的自由基。想要既治標又治本,就必須強化人體對自由基的抵抗能力。對許多氣喘病患者來說,運動是促進健康的有效方法,只是對許多人來說,實行起來似乎比較困難,根本之道還是要從飲食著手。增加攝取含有抗氧化維生素的新鮮營養食物,有助於對抗哮喘疾病。如果你能夠多吃堅果、種子、蔬菜和水果,將會發現病情確實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面對糖尿病,養成平衡的飲食習慣
當人體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細胞不能吸收胰島素時,就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糖尿病會使體內血糖升高,從而損壞神經、眼、腎臟和心臟。高達50%到8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習慣不好,因此我們可以說糖尿病是一種吃出來的疾病。具體的說,糖尿病的原因在於太多的卡路里及缺乏適度運動。可惜的是,幾乎很少人願意排出一段時間,好好學習一下有關於多吃全穀類、水果和蔬菜,減少速食、蛋糕、餅乾和飲料的攝取量,對於健康所帶來的益處。糖尿病的預防措施就在於養成平衡的飲食習慣,保持健康體重,並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其中,不可忽略的營養素是鉻,因為它有助於調節血糖量。
面對肥胖,均衡飲食並攝取適量微量元素
肥胖不單純是因為飲食過度而引起,相反的,是由於消耗了太多的卡路里所致。造成肥胖後遺症的卡路里,幾乎來自所有的食物,包括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很多人由於怕胖,對熱量多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盡量避免,這是不對的。因為脂肪、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在維持健康神經系統方面,是相當重要的角色,所以重點在於要均衡攝取適當的營養素,而不是完全去除某一類食物。另外,曾有一篇報導引起我的注意:一位高噸位的大胖哥在減重的療程中,因為調整飲食中微量元素的攝取量,成功的在兩周內減重十幾公斤,微量元素也因此成為時下最流行的減肥和保健名詞。
微量元素攸關健康
很多人搞不清楚微量元素的定義,要不然就是一知半解。其實,所謂的微量元素就是指微含量的礦物質。之前我曾經介紹過,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元素按照人體內的含量或所需要量可分為「巨量礦物質」和「微量礦物質」。其中,巨量礦物質的定義是人體每天所需超過100毫克的礦物質,例如鈉、鉀、鈣、鎂、氯、磷、硫等。微量礦物質就是微量元素,指的是人體每天需求量低於100毫克,甚至低到只有微克單位的微量元素,例如鐵、銅、鋅、鈷、錳、硒、碘等。這些「微量元素」大多屬於重金屬礦物質,過去經常被誤以為重金屬都對身體有害,直到近幾年,民眾的認知才慢慢被導正,開始了解微量元素的好處。
一個都不能少
微量元素是人體的必需物質,雖然需求量不大,但當身體缺乏微量元素時,人體內許多的免疫功能、荷爾蒙功能、傳導功能、組織結構和新陳代謝全都會出現問題。鉀、鎂、錳可以促進心臟血管脈動與血液流通,提供體內充足的能量,調節心肌神經系統,維持心律正常。錳、鐵、銅、鋅、硒也是重要的抗氧化酵素,可以去除體內自由基,幫助細胞內氧的攜帶和供應。 另外,鐵、鈷、鎂能促進血紅素合成,維持紅血球正常功能,同時也是維生素B12的主要成份,幫助維持細胞內核酸物質的正常功能。鉻和釩能提升人體對於外來壓力的抵抗力,也是胰島素作用不可或缺的元素,能使細胞血糖與脂肪充份代謝。微量元素中的鋅和硒則能提升免疫細胞活力,對抗紫外線的傷害,維持攝護腺、肺、腸胃和各種細胞的正常代謝與生長。鈣與磷構成牙齒與骨骼的主要成份,維持心臟、肌肉正常收縮及神經的感應性。此外,還能活化凝血、幫助血液凝固、控制細胞通透性,並維持骨骼與牙齒健康。 鑭、鍺、硒是體內自由基的清道夫,可去除活性氧,提供充份的氧分子,想要青春永駐、延年益壽,不能少了這些微量元素。 鎂、鋅、硒、鍺、硫與重金屬鉛、鎘、汞、銀、砷、鋁之間的交互作用,可去除體內重金屬的污染毒害。
除了營養還要快樂
大多數的微量元素都是人體無法自行生成的,必須靠外界補充,但是人體每天攝食的種類大多不到50種,所以一般人普遍缺乏微量元素。當身體情況好、年輕力壯時,即使缺乏微量元素,可能也只是身體內部某些功能打一點折扣,對整體健康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當生病或者身體狀況較差時,身體內部功能,例如免疫功能,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平常就要注重養生保健,除了維持運動的習慣,更要攝取均衡飲食,補充適量營養素,尤其要注意每天攝取微量元素,我還要特別強調的是,無論你在工作、運動還是飲食,都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資料來源:健康100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醫食同源的乳酸菌
乳酸菌的功效在於:
●抑制病原菌●保肝作用●降低膽固醇●守護腸道系統●預防癌症發生●改善免疫調節功能乳酸菌不僅能藉由乳糖發酵來降低環境中的PH值,以抑制病原菌生長,也可與其他菌種競爭腸道定殖區域,成為腸道優勢菌叢來抑制病原菌的感染增殖。臨床顯示它能抑制幽門桿菌生長,防止胃潰瘍或胃癌的發生率。相關研究也證實乳酸菌與牛奶共同發酵後所產生如乳清酸,可抑制體內「內生性膽固醇」的合成。它能促進人體分泌更多的干擾素,具有強化肝臟機能、降血壓、膽固醇、增強免疫、預防癌症發生及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的保健功效,也因此被稱為「Living Drug」,就是兼具「藥般效果的健康食品」及「食品般安全性的藥」的特徵。
乳酸菌的成長環境
乳酸菌多為革蘭氏陽性菌(細菌區分為兩大組,即革蘭氏陽性菌與革蘭氏陰性菌。陽性菌具有簡單的細胞壁,它的細胞壁能防止有機溶劑穿透。),屬厭氧或微好氧細菌,可在無氧或微量氧氣下生長,主要是利用葡萄糖當成碳源發酵產生乳酸、酒精及二氧化碳等。乳酸菌對營養環境的需求特別嚴苛,除了能源動力的糖類外,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都是它維生的必要營養素。黃惠宇博士特別提到動物的乳汁、消化道、陰道、糞便,和植物花蜜、樹液、果實損傷部位等都是乳酸菌的溫床。而民生常用的醱酵食品(如泡菜、醃漬物等),也都可見到乳酸菌的身影。
「活菌數」「定著性」最關鍵
乳酸菌為維持活化狀態,其細胞壁的組成具有通透性,因此面對胃內的強酸環境,大多數乳酸菌株都無法存活,或是活性會遭到破壞,就算僥倖存活到達腸道,也無法有效附著於腸絨毛細胞表面,發揮調節腸道內細菌平衡的效能,變成「過境型」乳酸菌。如何尋找更優良的益生菌種作為能「定居」腸道的食品添加物,是運用乳酸菌株改善體質時首重的課題。目前許多醱酵乳或整腸用乳酸菌製劑都提供了改良方式,除了晶球保護外,使用由人體腸道中分離出來的乳酸菌,或由綠麥芽萃取出可內生孢子的「芽孢乳酸菌」,或者是與食物一起吃,都可增強乳酸菌在人體內的定著性。但黃惠宇博士仍強調乳酸菌是消耗品,想吃出它的健康功效,還是得天天補充。已開封的優酪乳室溫中放置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冷藏也應該在1~2天內食用完畢,以免影響乳酸菌的活性。優酪乳在飯後吃可幫助消化,但提醒餐飲中有香腸、臘肉等加工肉品或醃製的食物,則應等1~2小時再飲用優酪乳。
優酪乳創意搭配
黃惠宇博士建議大家,乳酸菌應該多與如葡萄、蘋果、水蜜桃等水果一起食用,因為水果的纖維與乳製品可以形成緩衝溶液的系統,幫助乳酸菌通過胃酸到達腸道,更有益腸胃保健的效果。
優格150ml+蘆薈100g(去皮切丁)+薏苡仁60g(熟)
蘆薈含多種礦物質及氨基酸,可增加體內荷爾蒙;薏苡仁含豐富維生素B群,能促進新陳代謝。兩種食材搭配優格打汁飲用,非常適合作為夏天火氣大或慢性B型、C型肝炎患者的營養補充膳食,既能抗發炎,也能提供纖維質及幫助腸道蠕動,改善便秘。
優酪乳150ml+葡萄柚1個+美國香菜25g
美國香菜搭配優酪乳打汁飲用,能幫助腎臟及腸道進行大掃除;水溶性纖維又能緩和血糖及下降的波動,相當適合作為糖尿病患者的營養補充膳食。
優酪乳150ml+甜菜50g+檸檬、紅蘿蔔適量
甜菜根富含天然紅色維生素B12及鐵質,是婦女及素食者補血的最佳營養補充品。這道飲品也非常適合有膀胱方面健康困擾的朋友,當做營養補充膳食。
營養辭典
A菌,為嗜酸乳桿菌B菌,又稱為比菲德氏菌或雙叉桿菌C菌,為凱氏乳桿菌。其他還有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嗜高溫鏈球菌,後兩者是鮮乳製造優酪乳過程所必需添加的兩株乳酸菌。資料來源:健康100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下肢水腫原因及改善方式
下肢水腫原因及改善方式
下肢水腫的原因:
1. 心臟功能不良心肌收縮力不夠,使得血液多滯留於周邊血管,而下肢距離心臟較遠,通常最容易引起下肢水腫的情形。
2. 腎臟功能不好,尿液無法適當排出,造成水份滯留在體內。
3. 肝臟不好時,也會有下肢水腫,並且有腹水的現象。
4. 深部靜脈血栓症,多會患側的下肢浮腫,而非只有水腫症狀,皮膚表面較為潮紅。
5. 淋巴腺阻塞也會造成淋巴液迴流不良而形成水腫,例如因為血吸蟲侵犯淋巴腺造成阻塞,可脹至正常的3~4倍大。
6. 營養不良、厲害的蛋白質流失,都會使血中白蛋白減少而導致水腫
7. 長時間站立有些人會有兩側下肢腫漲的感覺,可能是因為靜脈迴流因長期站立而變差所造成的現象。
8. 胰島素過高,如肥胖,糖尿病及吃太多甜食和澱粉者,因胰島素會將鈉和水份滯留在體內。
9. 生理期與懷孕。 改善下肢水腫的方法:
1. 嘗試以下方法之前,最好可以先看過醫生,找出下肢水腫的原因並加以治療。
2. 補充鉀離子。鈉在體內的作用是留住水份,而鉀在體內的作用是排出水份。鉀離子最好的來源是蔬菜水果,其次是鉀鹽(低鈉鹽)。
3. 對於肥胖,糖尿病及吃太多甜食和澱粉者應大量減少甜食和澱粉,並以好油(如單元不飽和脂肪和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來取代澱粉。
4. 生理期可服用維他命B群,維他命E和月見草油來改善水腫的現象。
5. 運動可以經由汗液排出水份。多走動可以訓練腿部靜脈平滑肌。彈性襪及睡覺時墊高雙腳可預防水腫。
資料來源:健康100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抗流感第一道防線打造居家好空氣
居家環境,是提供個人放鬆、安心的地方,但你可知道?不良的室內空氣品質,將會嚴重危害身心的健康,造成各種過敏性體質的產生,如氣喘、呼吸道疾病等。告別不良的污染源,打造居家好空氣,更是預防禽流感的第一道防線。
抗流感第一道防線認識室內空氣
長期處於空氣「污染程度」大於「自淨作用」的居家環境時,除了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引發人體種種不適的症狀。更甚者,還會提高致癌的機率。污染空氣的成分以氮氣(78%)和氧氣(21%)為主,另有少量的氬氣、二氧化碳、臭氧、水蒸氣及懸浮微粒等。空氣中的成分,會因為污染的關係而稍有改變,但是藉由環境的「自淨作用」,會恢復到原來的平衡狀態,維持空氣的穩定。日常的居家空間中,室內空氣的污染源包括來自建築材料釋放的物質、空氣流通比例及實際流通程度、清潔習慣、室內使用產品的排放物、吸煙、燃燒氣體、洗滌身體污水及周圍空氣品質。當長期處於「污染程度」大於「自淨作用」的環境時,除了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引發人體不適的症狀,甚至會提高致癌的機率。
一分鐘都少不了的空氣
人沒有食物可以活5週;沒有水可以活2天;但沒有空氣只能活5分鍾,可見空氣對人的重要性。新鮮乾淨的空氣,讓人精神百倍,相反的,置身於不良的空氣環境中,容易昏昏欲睡,頭昏腦脹。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置身於郊外或森林中時,會特別神清氣爽的原因了。一般人常以為受污染的空氣,一定是黑黑髒髒的,其實不一定!很多空氣污染物質是無色無味的,會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危害身心健康!行政院環保署空保處第一科科長葉芳露表示,人一天有一半的時間可能在居家中度過,但這處安全的避風港,卻可能隱藏了一些無形的健康殺手,而我們就在經年累月中與這些無形的殺手共存著。葉芳露指出,經由來自地毯、傢俱、油漆及電腦等具有危險的化學污染源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至少較室外空氣污染高兩倍。而這些污染源帶來的室內空氣污染也將造成更多癌症、肺病及心臟病死亡的數字,及氣喘與過敏性疾病等慢性病結果。
不可忽視的室內污染
源當存在於空氣中的物質,足以傷害人類健康或影響動植物的生長,我們將它通稱為「空氣污染物」。日常生活會產生污染空氣的物質,如二手煙、炒菜的油煙,以及由冰箱、冷氣洩漏出的冷媒等,都會污染空氣。不論是氣態或粒狀的污染物,當濃度高、量多或毒性強時,可能會影響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甚至傷害其他器官而使身體感到不適;即使其濃度或量沒有高到足以產生立即危害,但長期曝露下,仍可能產生慢性病變,有時肺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根據歐盟執委會聯合研究中心指出,20%的歐盟民眾因室內環境及空氣中充斥不當污染物質,已經染上哮喘病及其它過敏症,而諸如香煙、石棉及苯等室內污源更可能增加人體感染癌症的機率。
謀殺室內空氣的兇手-香菸
香菸的煙霧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以及各種各樣的懸浮微粒、氣態分子等。吸一口菸所含的懸浮微粒、有毒物質,其危害性甚至大過於經過嚴重污染過的空氣,還多出好多倍呢!這些有毒物質,會傷害我們的呼吸道,連智力、神經系統功能都可能受到影響,也大大增加罹患癌症的機會(相當於不吸煙者的20倍)。葉芳露提醒民眾,室內的另一種污染物--殺蟲劑,對人體的危害一樣不容忽視!在使用時,同樣要格外注意,盡可能在無人的空間中噴灑後,約2小時後再進入屋內,並保持屋內空氣的流通。
室內生物氣膠與哮喘的高相關性生物氣膠泛指懸浮於空氣中的生物微粒,其來源十分廣泛,其中包括:病毒、細菌、放射菌、真菌、苔及蕨之孢子;藻類及植物之細胞;昆蟲、蟎、及其碎片與排泄物;來自動、植物之蛋白質;生物科技製造之酵素、抗生素、及其他產物。台灣四季溫暖潮濕,對微生物生長而言十分有利,加上台灣民眾對室內空氣品質的認知尚處於懵懂的初醒階段,室內生物氣膠的危害萬般不容忽視。據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灝銘所做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室外污染源將影響室內生物氣膠的濃度,台灣大氣環境中真菌濃度於夏天達到最高,所以夏季時的室內空氣品質應特別注意。其中針對生物性氣膠常導致的疾病,簡述如下:過敏性鼻炎:病狀混合鼻塞、鼻癢、流鼻水及分泌物過多,常稱為hay fever(乾草熱),會受季節性影響。若長期鼻塞,眼睛有刺激感,則可能細菌已感染至上呼吸道了。支氣管哮喘:其症狀為週期性、反覆性的支氣管收縮及分泌物過多,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或咳嗽,並且容易被細菌二次感染,衍生為支氣管炎。過敏性肺炎:肺泡被引起炎症之細胞占據或破壞的過程稱之。若病情持續,將導致肺癆,並使得呼吸功能失調。可能在4~6小時,導致發燒、畏寒、肌肉疼痛、四肢無力、激烈咳嗽與空氣飢渴現象(air hunger)。星期一症候群:常發生於一天或數天的休假後,再重新回到工作環境的時候;若工作環境的人數大於3人,此症狀可能會互相傳染。症狀包括:空氣飢渴、氣喘、咳嗽、發燒、及肌肉酸痛。此種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狀會維持數小時,通常隔天仍會重複此一症狀,隨著暴露天數增加而逐漸緩和,長期會導致慢性支氣管炎及肺癆。最簡單的改善方法如,適當的溼度控制,居家環境的確實清潔等,可有效降低生物氣膠的危害性
禽流感經空氣傳染可達3公里禽流感是病毒不是細菌 它比細菌還小100倍,它可以透過空氣或經由唾液變成飛沫傳染。禽流感可能會因空氣的傳播而四處傳染,警戒區可以高達3公里之遠。一般認為禽流感可以透過多種途徑傳播,如經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途徑傳播,有專家認為禽流感的擴散主要是通過糞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了空氣而傳播,人員和車輛往來是也傳播禽流感的重要因素。一旦家中有人出現類似流行性感冒症狀病患,應立即帶上口罩盡速就醫。就診時應明白告知醫師,病患與家禽或相關人員接觸情形、旅遊之地點等重要訊息,作為疾病診斷的重要參考。並且採行預防空氣傳染措施,如戴口罩、保持空氣流通、避免至人多聚集處,並對近期內與禽鳥接觸或至疫區旅遊者進行檢疫隔離、監測流行性感冒相關症狀,以及攝取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和充分休息,以加強身體抵抗力。個人居家防護方式包括出門戴口罩跟帽子,多洗手、多運動,窗戶外可裝光觸媒燈管,室內可裝空氣清淨機或保持空氣流通,用漂白水或雙氧水稀釋拖地。有養禽鳥者應加裝隔離網,避免帶病毒的禽鳥與家禽接觸,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