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無辜的子宮」: 談慢性骨盆肌肉疼痛症

  基隆長庚醫院 婦產科 金宏諺 醫師李女士,45歲,由精神科轉診到我的門診。因為病人常常抱怨”腹痛〃而且一直感覺有東西要掉出陰道”,可是幾年下來始終找不到病因。李女士從婚前就有痛經的病史,直到結婚後才敢到婦產科求診。一開始以”子宮內膜異位症”方式治療,往後也因吃藥無效而接受腹腔鏡手術,可是完全找不出原因。生過兩個寶寶後情況更嚴重,除了腹痛,連頻尿、解小便困難的症狀都跑出來了。從此,李女士不單兜轉於各醫院的婦產科,還得時時光顧泌尿科。由於接連被診斷為”子宮發炎”及”膀胱發炎”,夫妻因此互相猜疑而感情日趨淡薄。五年前,終於下定決心將子宮切除以斷絕”病根”。可是,子宮切除後,腹痛卻依然存在,而且更加嚴重。幾乎一年到頭的悶痛, 除了三不五十的急速發作外,整天因為頻尿現象而與廁所為伍。李女士終日喊著”持續的下墜感”、”一直有東西從陰道掉出來”。到最後,在遍訪群醫找不到任何脫垂證據後,家人只能以”精神問題”看待她而求助精神科。類似的病史經常在我的門診間上演。其實真正疼痛的禍首不是子宮,而是子宮陰道旁邊的韌帶和肌肉。
一般而言, 婦女有超過六個月的骨盆區疼痛, 我們統稱「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當然其中不單只有來自子宮的疼痛, 而且還包含了膀胱、腸子, 以及週圍的肌肉、關節和神經。由於個各臟器分屬不同的臨床科別,反而變成「三不管地帶」;加上有個特別私密的女性生殖器官在此,因此婦產科的問題常成為最大嫌疑犯。尤其是子宮有個肌瘤或陰道分泌物較多的婦女¸子宮往往被視為頭號禍根。也因為除了腹痛,該骨盆肌肉疼痛的臨床表現常合併許多泌尿症狀,諸如: 頻尿及解尿困難;因此什麼「子宮壓迫膀胱」、「子宮下垂壓到尿道」…等等的說法紛紛出籠。不幸的是這一類「慢性骨盆肌肉疼痛症」不是傳統婦產科或泌尿科的執業範圍, 在找不到真正的病源時,「無辜的子宮」常常就這麼被犧牲了。可是因為真正的病根還在,所以疼痛依然存在。近年來,隨著「婦女泌尿專科」的成立及觀念的普及, 「慢性骨盆腔疼痛症」的診斷及治療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對骨盆肌肉所引起的疼痛還是相當棘手。最重要的原因是這種「慢性骨盆肌肉疼痛症」對大多數醫護人員仍是非常陌生的病症,因而常被誤判。根據年前的統計, 美國每年子宮切除的原因有十分之一是因為「慢性骨盆腔疼痛症」;但沒有資料顯示是否這些婦女拿掉子宮後能夠解決疼痛?畢竟「慢性骨盆肌肉疼痛症」的禍首在子宮陰道旁的肌肉韌帶而不在子宮。其次,它位於骨盆腔深部,除了依靠藥物止痛,很難使用諸如:熱敷、電療或推拿按摩等復健方式來治療;這又使得治療效果方式非常受限。由於造成「慢性骨盆肌肉疼痛症」的原因至今不確定, 因此醫界尚未提出有效的預防方法。
總之,因為認知不足加上診斷及治療的困難,使得「慢性骨盆肌肉疼痛症」至今仍困擾著成百上千的婦女。當然最無辜的還是被手術拿掉的子宮;甚至於被長期誤以為「骨盆腔發炎」而影響的夫妻關係。本人鑽研該類疾病多年,正確的診斷加上密集的藥物治療仍嘉惠了許多基隆地區的病人。而更新更有效的技術也不斷的被研發出來,相信不久的將來「慢性骨盆肌肉疼痛症」的治療一定會獲得決定性的克服。

資料來源:長庚醫院

沒有留言: